1995年6月30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》頒布以來,國家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保險行業實施監管,保險行業有1家保險公司被勒令停業整頓,1家保險公司被撤銷,8家保險公司被接管。
東方人壽保險公司,2001年12月28日成立,公司總部設于上海,注冊資本8億人民幣,是中國加入WTO后第一批批準成立的全國性人壽保險公司。2004年,東方人壽將注冊資本金8億元中約7億元“委托”給德隆系的證券公司“理財”,最終委托資金不知去向,被原保監會勒令停業。因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、股權和債權的諸多糾葛,以及資本金嚴重不足等問題,至今未能復業。
國信人壽
國信人壽保險公司,2005年2月底成立。因公司抽逃資金等嚴重問題,2005年6月份,還沒賣出一份保單的國信人壽,就被原保監會勒令解散。僅僅活了4個月,這個保險公司就被撤銷了,成為了中國最短壽的保險公司。
永安保險,成立于1996年,彼時第一部《保險法》僅實施一年,規定保險公司注冊資本最低為2億元,其必須是實繳。1997年永安被查出實繳資本只有8800萬,還有違規展業行為。由于當時還沒有保監會,由中國人民銀行對永安保險實施接管。接管時長1年。接管結束后,永安保險恢復正常運營。
新華人壽,1996年9月成立。2006年,因董事長違規挪用公司資金高達130億導致償付能力嚴重不足,新華人壽被保監會接管。保監會動用保險保障基金收購其股份。2009年11月,新華人壽風險解除后,保險保障基金退出,將其持有的新華人壽38%的股權整體轉讓給中央匯金公司,在此次交易中保險保障基金盈利12.5億元。
中華保險,1986年7月成立。2011年,中華因巨額虧損和償付能力不足被接管,保險保障基金先后買入其股權,最高持股比例達91.49%。通過保險保障基金的巨額填補,中華保險的償付能力終于達標,同時公司管理層進行調整,業務風格開始走向穩健。2016年和2017年底,保險保障基金開始退出,分2次賣出中華股票,共盈利約100億元。
安邦保險公司,2004年成立。在安邦保險發展最輝煌的時期,曾一度進入世界500強榜單。2018年,鑒于安邦集團存在違反法律法規的經營行為,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付能力,原保監會于2018年2月23日起,對安邦集團實施接管。接管后,由大家保險集團依法受讓安邦財險承保的2020年1月31日之后到期的保單業務。
2020年2月,銀保監會發布公告,接管前安邦集團發行的1.5萬億元中短存續期理財保險已全部兌付,未發生一起逾期和違約事件,保險消費者和各有關方面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。
2020年9月14日,安邦保險公司解散。
天安財險、華夏人壽、天安人壽、易安財險,這四家保險公司都屬于明天系保險公司(即明天控股旗下的保險公司),
2020年7月17日,天安財險、華夏人壽、天安人壽、易安財險等4家“明天系”保險公司因存在違反《保險法》規定的經營行為,被銀保監會接管,分別托管給了太平洋財險、國壽健康、新華人壽、中國人民財險四大保司。接管后,銀保監明確回復,四家保司正常經營,業務照常辦理,保險合同也仍然有效。
從保險行業的歷次接管事件來看,也側面反映出了我國對保險行業的監管是極其嚴格的。依法對保險公司實施監管的機構是國務院領導下銀保監會。銀保監會的全名是“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”,成立于2018年,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。銀保監會的主要職責如下:依照法律法規統一監督管理銀行業和保險業,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;對于“長險短做”或者停售的保險要核查清理;加強管理保險公司的信息披露情況;對有問題的保險產品要責令停止使用并限期修改;對自查不力、整改不到位的公司,依法從重處理。
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的審查力度,可以用細致入微來形容,從條款、費率,甚至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情況,都要經過銀保監會的重重監督。在銀保監會的監管下,安邦保險是不會輕易倒閉的。一般來說,保險公司是很難破產的,即便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破產,但消費者的權益也不會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響,比如說保監會一般會指定其他的保險公司接收破產保險公司的業務。
推薦閱讀:
7544人閱讀
4453人閱讀
3282人閱讀
3264人閱讀
2391人閱讀
2318人閱讀
1838人閱讀
1594人閱讀
1562人閱讀
1403人閱讀